與此同時,重慶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內,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跨境班車正裝載著電動摩托車駛向東盟各國,車身上“重慶造”的標識格外醒目。

重慶城市風光。第1眼TV-華龍網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兩組同步上演的場景,恰是重慶摩托車產業,從曾經低谷到如今“絕地反擊”的最佳寫照。
重慶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摩托車出口額達133.6億元,同比激增48.4%,延續一季度67.4%的強勁勢頭,穩居全國第二。尤為亮眼的是,在全國出口十強企業中,重慶企業占據五席,彰顯出顯著產業競爭力。
在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環境中,重慶摩企正以昂揚姿態駛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01
生態重構
從“產品制造”到“價值智造”
宗申工廠內,一組數據在電子屏上實時跳動:250cc系列摩托車日產能120輛,良品率穩定在99%以上。
“三年前,我們還在為150cc車型的微薄利潤發愁,現在大排量車型占出口量的三成,利潤翻了近兩倍。”工廠負責人指著流水線上200臺協作的機器人說,這是宗申每年投入數億元研發的成果。

宗申旗下高端摩托車品牌賽科龍裝配線。受訪單位供圖
近年來,隨著摩托車逐步向消費娛樂產品轉型,大排量、高端化摩托受到市場熱捧,以宗申為代表的重慶摩托車企業敏銳“嗅到”其中商機。
宗申近年來打造上市了RT3、AQS401、RA600等多款優質產品,獲得市場高度認可;隆鑫旗下的高端品牌無極,在銷量和口碑上都收獲頗豐;鑫源推出的國產哈雷騅1200,集動力、舒適與風格于一身,備受關注。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坦言:“重慶正整體推動企業快速上量和提質,引導這些有實力的企業去突破高端市場,積極培育打造細分領域的高端品牌。”
而在電動化浪潮中,重慶摩企更以先發優勢搶占新賽道。
重慶潤通控股,是一家從事動力、摩托車、汽車零部件等業態的企業,其摩托車產品專攻海外市場。去年,該公司出口摩托車近40萬臺,而在今年,該公司首次向國外推出了新能源摩托車。

潤通集團推出的電動摩的。受訪單位供圖
“現在全球對電摩產品都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我們在2024年專門設計研發了電摩產品。”潤通控股綜合管理經理張楠表示,電摩這一兼具低碳和便捷特性的產品,逐漸成為全球消費者短途出行的優選。
“重慶在電動摩托車上發展優勢明顯。”重慶摩托車商會副會長趙瑞強介紹,電動摩托車的三大龍頭企業愛瑪、雅迪、臺鈴都已布局重慶,直接推動重慶電動摩托車加速上量。2022年時,重慶電動摩托車產量僅有71萬輛,而在2024年,重慶電摩產銷量近300萬輛。
“重慶摩企的項目產能全部釋放后,這個數量還將增加。”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重慶市高端摩托車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到2027年本地電動摩托車年產量將超1200萬輛,核心零部件配套率超80%。
從大排量燃油車的高端化突破到電動化賽道的搶先布局,重慶摩托車產業正通過“智造”重構價值鏈條,為“出海”注入硬核底氣。
02
協同發力
從“單打獨斗”到“組團出海”
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的查驗區,海關關員正用移動驗核設備掃描一批發往越南的摩托車配件。“通過‘7×24小時’預約通關,這批貨從驗放到裝車只用了3小時。”重慶海關所屬兩江海關關員說。
這種“一企一策”的定制服務,讓宗申、隆鑫等企業的出口效率提升40%,同時,重慶海關加強AEO企業培育,支持優質企業享受國際通關互認便利。

宗申集團歐洲品牌活動。受訪單位供圖
“通過‘集團式’培育,宗申產業集團旗下的宗申機車、通用動力等4家企業成功獲評AEO資質,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重慶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萬州海關“分送集報”模式、江津綜保區“區港聯動、抵站直裝”的一體化監管模式,也進一步優化通關流程,為企業節省大量成本。
另一方面,政府層面組織的組團開拓行動,進一步凝聚起重慶摩企的出海合力。
“2024年,重慶‘百團千企’國際市場開拓計劃組織貿易團組286個,達成訂單24億美元;宗申、隆鑫、銀翔等3家電動摩托車外貿企業銷量進入該領域全國前十。”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促進內外貿渠道對接、品牌對接、產銷對接、標準對接,重慶內外貿一體化工作穩步推進,一批先行先試的經典案例和標桿經驗也涌現其間。
政策紅利為出口效率“提速”,而物流通道的迭代升級,則為重慶摩托車出海搭建了聯通全球的“黃金走廊”。

陸海新通道無水港。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劉潤 攝
在陸海新通道調度中心,電子屏上實時顯示著跨境班車的動態:重慶到越南海防港鐵海聯運班列將運輸時間從20天縮短至5天內,跨境公路班車到老撾萬象僅需4天,與鐵路通道形成優勢互補。
“以前發200輛摩托車到曼谷,物流成本占訂單額的15%,現在陸海新通道開通后降到了10%,客戶返單率提高了不少。”一家摩企外貿經理算了筆賬。
重慶公運東盟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年,跨境公路班車開行勢頭良好,越來越多的重慶和周邊地區企業利用跨境公路班車的便利,積極拓市場、穩訂單,通道建設和產業發展形成了互相促進、良性循環的局面。
03
深耕之道
從“產品輸出”到“融入全球”
尼日利亞拉各斯的街頭,一輛重慶產摩托車穿梭在擁堵的車流中,摩托車司機奧盧點贊:“這輛車耐用、寬敞,乘客們都夸它舒適。”
專為非洲設計的耐高溫車型、適配當地路況的減震系統,讓重慶摩托車在埃及、加納等國的市場份額逐年提升。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秘書長曹煒指出:“非洲新能源轉型政策、中非2.1萬億元的貿易額,都為重慶摩托車提供了新藍海。”
這種“精準滴灌”的市場策略,讓重慶摩托車持續深度融入全球生態。
在東南亞,宗申的本地化團隊根據雨季特點調整電摩防水性能;在拉美,針對山路多的地形優化變速箱;在歐洲,按環保標準升級排放系統。正如前中國摩托車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彬所言:“重慶摩托車企業憑借技術優勢和敏銳嗅覺,正加速‘出海’。”
另一邊,會展經濟成為“重慶造”摩托車叩響全球市場大門的高效紐帶。
在重慶市國商經貿投資促進中心,墻上的世界地圖標注著今年組織的五場海外活動軌跡。
4月的莫斯科推介會上,重慶摩企現場簽約2000萬元;5月的越南投資交流會上,隆鑫越南公司總經理黃緒權分享的實戰經驗手冊被參會企業爭相傳閱。

潤通電摩新品亮相中非博覽會。受訪單位供圖
重慶珠峰釔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崔健介紹,近年來,在國際知名的摩托車展會上,幾乎都可見重慶摩企參展的身影。“我們把產品做好,再加上政府層面‘牽線搭橋’,重新獲得世界的認可便是水到渠成。”崔健說。
“單場活動平均促成超億元意向訂單,”中心負責人介紹,“我們正在搭建涵蓋國際物流、檢測認證、政策解讀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這種協同效應已顯成效:2024年,重慶摩托車產量達到657.4萬輛,同比增長16.4%,在全國的占比達32.9%;產值達到965.9億元,同比增長12%,比全國平均增速高近6.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摩托車502.7萬輛,同比增長22%,占全國出口量的34.7%。
車間里的機械臂仍在精準協作,保稅區的跨境班車正駛向更遠的港口,非洲街頭的電摩載著新的期待穿梭——
重慶摩托車產業的出海故事,正以更鮮活的姿態續寫。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本網站刊載的內容(原創除外),均在網上搜集,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